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真的有天堂存在嗎?

你認為真的有天堂存在嗎?
當然,這個問題牽涉到宗教的觀念,那這麼說好了,你相信死後真的有一個世界嗎?

我的答案是,是,我相信死後真的有一個世界,甚至是天堂在等我過去。
在我的想法中,世上無奇不有,而我們人卻是有思想,有意識的一種奇特生物,對,除了肉體以外還有你的意識和想法。
如果我們說人死了,那只不過是生理機能到了極限,那,我們的意識又到哪兒呢?有人就稱這叫靈魂,所以我相信是真的有一個地方可容納我們這些脫離了軀體的意識之地。

那接下來就有一個問題:
如果你相信有天堂的存在,那你相信你死後會上天堂嗎?
一個很奇妙的問題,有人相信有天堂,但卻不相信死後會到天堂,那會去哪裡,地獄嗎?
那又有甚麼原因導致他認為他會到地獄而不是到天堂,而,真的有地獄著個地方嗎?

如果天堂是為了要讓人死後有個依歸,那地獄是用來做什麼呢?
有人說地獄為了要懲罰生前做壞事的人,讓他們有「報應」,那他們所受的懲罰又是什麼呢?
沒有了肉體還要罰什麼呢?

對,這些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也沒有人知道答案,只能自己意想吧。




















(圖片來源:http://pic.pimg.tw/raikkonen/normal_48de8525e7989.jpg)

道德,是個怎樣的觀念?

我們常說:「人心中皆存在於道德」,但,到底道德哪來的?
我們習慣用道德來評判一個人的行為,但,你的準則又和他的準則一樣嗎?

先來介紹一下道德是怎樣的一個東西吧:

道德,指衡量能力行為正當與否的正常人觀念標準。不同的對錯標準來自於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道德的最本質的作用是用來維護群體以及個人的利益權益最大化。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當然,在不同區域,不同時間的道德都不同。沒有道德是永恆不變,抑或是說,他時時刻刻都在做微小的改變,只是你沒有發現。

簡單來說,在我認為,道德是為了讓一群生活在共同區域、共同時間的人們,能夠平穩安寧的共同生活下去而有的一些共同認知,由小範圍的家庭、大較大範圍的學校、甚至是國家皆同,都會慢慢演變出一套你內心已有是非對錯的準則。



道德保證了人類繁衍生息的健康與秩序。如:家庭倫理道德維護了男性血統的純正性。公德可以確保家族血緣外人類族群的信任,從而共同協作創造更多生產產品。但是當生產能力和生產關係發生變化,或者某種產品確保了道德原本需要保護的秩序,道德體系就會發生變化。如保險套的發明,確保了生育的計劃性。致使近100年來人類的婚姻道德觀同時發生變化。在生產能力低下的地區或年代,浪費是一種不可容忍的不道德行為。但是在產品過剩的時期,浪費所產生的道德問題就相對小很多。

經過漫長的演化,一部分穩定的道德條款成為了法律,一部分道德觀進入了宗教的範疇。在有些地區和某些時期,道德、法律和宗教是無法分開的。如:伊斯蘭教法控制的地區和時期,伊斯蘭教義本身就是文字化的道德體系。這種道德體系在農業生產力及其不發達的地區(中東、北非和西亞)有效的保證了族群的健康發展。但是進入現代文明後,這些教義就和現代文明產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 所以在西方普世價值觀中的道德,未必在另一些生產力不發達的文明中適用。
(資料節錄維基百科)

我們時時刻刻都被道德約束著,但你也只能這樣做,因為在你心中那也是對的。


心理學

心理學說起來和哲學有一些相關,早期的心理學就是由哲學演變而來。
而心理學就比較注重於在「人」身上,探究一些意識層面的問題。

現在有很多人都想修關於心理方面的學系,有就表示這些人之中也有許多對這方面感興趣的人,包含我。

而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

起源:

早期的心理學研究是屬於哲學的範疇,稱為哲學心理學。
哲學心理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國、埃及、希臘和印度等古代文明。
在古希臘語中,心理學由「靈魂」(ψυχή)和「研究」(λόγος)所組成。柏拉圖提出過二元並存的理念,有人認為亞里斯多德《論靈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論述心理學思想的著作。經由長久的演變,慢慢的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學科,包括了現在人所了解的心理學。

哲學心理學主要是在探討心身關係、天性與教養、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知識來源等四大議題。其早期的理論有一元論、二元論、環境決定論、精神決定論等。近代的哲學心理學則是有三大思想流派,包括了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與浪漫主義。正如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所說:「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p.s.更多:http://wiki.mbalib.com/zh-tw/%E5%BF%83%E7%90%86%E5%AD%A6

當然現代心理學中分了許多細項,在這就先不介紹,而只以哲學心理學,也就是最早出現的心理學為主。


對於人際關係中,有很多行為是要用心理學去解釋,判斷真正的用意,而這些,就是我們迫切想知道的。

往後將會陸續丟出討論的問題。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哲學

為何會想要介紹哲學呢??
有時候,常深思一些一般生活上根本不可能會探究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似無用,卻是很多事物的根本。有時真的覺得很奇妙,一個習以為常的東西、或一個例行事務,可追溯到很根本很根本的時候,本質到底是什麼?與現在習慣的既定事實,又有多大的差別?

對,就是現在怪怪的我想知道這些怪怪的問題,就來做一下簡介吧:

哲學(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意思為「熱愛智慧」,或是比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 從西方學術史看,哲學衍生出科學。後來,哲學成為與科學並行的學科。


古希臘哲學家透過問問題來進行哲學實踐,他們所提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類,這三類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基礎學科:

形上學
知識論
倫理學

最初的三類問題分別是:
有關世界的本質與真理的問題。
有關我們如何知道或認識真理的問題
有關生命的意義與道德實踐的問題


價值:



在拓展心靈方面的價值

哲學之應當學習,並不在於它能對於所提出的問題,提供任何確定的答案,而是在於這些問題本身。原因是,這些問題可以擴充我們對於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認知,豐富我們心靈方面的內涵和想像力,並且減低教條式的自信,破除可能禁錮心靈的思考作用的認識和理解;尋求問題本身,已在發展和進化,追尋和符合自然的法則,實現人的存在價值和各種人的實在外延。此外,尤其在於通過哲學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靈會變得偉大起來,因而就能夠和那成其為至善的宇宙結合在一起。通過對一般規律的總結,可以使學習者在解決客觀問題時有更完善的方法。

在探索信仰方面的價值

哲學也可以說是理性對於信仰的研究,同時還有理性對人與自然規律的總結。

哲學關於理想世界的思考價值

哲學是對世界的關於終極意義的解釋,它在解釋中使我們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們的意識中合理化,從而為我們提供心靈的慰藉。
哲學的目的不是引導人們走向一種積極的看法,而是在更深和更廣的層面認識客體所面對的事物,從而使認知者對自身行為產生更清醒的思考。
哲學還是人對自我定位的一種工具。
哲學最終的目的在於「善的智慧」,在追求智慧的過程中並沒有任何一種明確固定的方式,重要的是在任何一種方式中都需要存在著一種精神,一種追求智慧的精神,而這也是人類追求知識的根本精神。所以,在任何學科的領域中,如果只單純的研究事物的知識本質而遠離了人類的根本精神,那麼這樣艱深的知識將與人類本身造成了疏離,如此的物化知識將不具有任何的精神意義……而哲學思考便是把疏離的知識回歸於人類本身,重新回歸到追求智慧的方向。
(來源:維基百科)

回歸一種真正的本質,現在真的很難恢復本身的樣貌了

我們就常存著道德,而道德真正的本質又到底是什麼呢?
這是人心中普遍都存著的道理,但,總有一個他的起源,這就下一次在詳說吧。

哲學是使萬物回歸人本身的道理,而探究本質為何;看似簡單,卻又難以說明白,。我們應以理性的態度推究,才可看清本質面貌,而找到我們所要找的事物。

利他v.s.利己 真的有純粹為他人付出的時候嗎?

利他主義(Altruism,又叫做利他行為或者功利主義)來自法文Altruisme,字源是意大利文同早的拉丁文alter,是其他、人的意思。利他主義是一種無私、為他人福利著想的行為,用道德判斷,他人幸福快樂重要過自己。利他主義是思想同文化入面是一種美德。(維基百科)

什麼時後會想要利他?也就是想要為他付出?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利己毫無疑問是人類非常重要的特性,十六、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士(Thomas Hobbes)的整個倫理學和政治學理論,就是完全建立在「人性是利己」的假設之上,他認為「自保」(self-preservation)是人類最根本的欲望,人類社會制度的建立只是為了調和利己心對人類潛在的傷害。儘管「利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類本性,有些學者仍然認為「利他」也是人性的一個主要驅力,所以相對於利己主義的倫理主張,有人提出利他主義的主張,認為它才是阻止人類私性最合理的道德理論。


根據學者的分析,利他主義有以下幾個要點:
(1)利他主義必須付諸行動,換句話說,只有良好的企圖心而不實踐,並不合乎利他主義的標準;
(2)利他的行為必須是目標取向,其目標是提升他人的福祉,如果行為者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無意中或順便為他人創造了一些好處,換句話說,他人的利益只是次要的或附帶的,這樣的行為也不是利他的行為;
(3)在利他的行為中,意圖比結果重要,如果張三存心要幫助李四,但是長期的結果卻反而對李四不利,這並沒有減損張三行為的利他性;
(4)利他的行為必然會造成行為者自己可能的損害;
(5)利他是無條件的,行為者不能預期任何的回報
(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ethics666/archives/2356898.html)

對,人性本就有自私的一環,也就是為自己的利益會大過幫助別人的利益
舉個例子吧:如果在你的朋友生日的時候,你想送他一份禮物,那是真的只想祝福他、只想讓他快樂而已嗎?仔細的推測,有一部分原因則是你想在你生日的時候,也想收到他送你的生日禮物,或,你想引起他的注意,來關注或感謝你這一個人,不是嗎?

真正不求回報的行為,我到現在還沒想到,甚至懷疑是否真的存在於人與人之間。

我認為,世上並沒有純粹的利他主義,因為人本就有自私、利己的一環,是無法根除的,但,雖然有自利的因素,能得到他人的付出也不錯,是吧?  還是想要別人的那份關懷><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理解─人與人之間互相的源頭


西方哲學家史賓諾莎曾說:「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這句話有優點也有缺點,如果理解了彼此,不會歡喜,也不會悲傷,因為你理解了。

我們身為人,有時就只想找一個可以理解你的人,對,就只是要一個能夠對你說:「我懂!」這樣兩個字的人,但,又有誰是真正懂呢?頂多只是部分了解罷了。

如果在人與人之間,皆存在乎理解,那,這世上就不會有爭吵的產生,因為知道了對方為何要這樣做,對吧?

互相理解,雖然不會有歡喜出現,但,終究是有人懂你。

想像一下吧,一個充滿理解的世界





圖片來源:http://www.zgxczx.com/ArtImgs/200911/art20091106155327281731.jpg



理解(Understanding),又稱為領會、了解、懂得、思維作用(intellection),是指一種心理過程,與諸如人、情形或訊息之類的某種抽象的或有形的對象相關,籍此一個人能夠對其加以思考,並且運用概念對該對象加以適當的處理。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